PET/CT掃描前後的注意事項:讓檢查更順利
一、PET/CT掃描前的準備
1.1 飲食控制:檢查前禁食時間及要求
PET/CT掃描前,飲食控制是確保檢查結果準確性的關鍵步驟之一。通常情況下,患者需要在檢查前禁食4至6小時,以避免食物攝入影響葡萄糖代謝,從而干擾顯影劑的吸收與分佈。香港部分醫療機構(如養和醫院)建議禁食時間為6小時,期間僅可飲用清水。此外,檢查前24小時應避免高糖飲食,包括糖果、碳酸飲料等,以減少血糖波動對掃描結果的影響。
1.2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特殊要求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PET/CT掃描前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根據香港糖尿病協會的建議,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0 mmol/L以下。若血糖過高,可能導致顯影劑(如FDG)吸收異常,影響診斷準確性。患者應在檢查前與主治醫生溝通,調整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劑量。部分醫院會要求糖尿病患者提前進行血糖檢測,並根據結果決定是否繼續檢查。
1.3 藥物調整:檢查前是否需要停藥
某些藥物可能干擾PET/CT掃描結果,例如類固醇、鎮靜劑等。患者應在檢查前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和中草藥。香港衛生署建議,若需停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調整。例如,部分抗癲癇藥物需在檢查前48小時暫停使用,以減少對腦部代謝的影響。
1.4 病史告知:過敏史、特殊疾病史的告知
患者應詳細告知醫護人員過敏史(如顯影劑過敏)、慢性疾病(如哮喘、腎功能不全)及近期手術史。香港醫療機構通常會要求填寫問卷,評估過敏風險。若曾有顯影劑過敏反應,醫生可能會建議預先服用抗過敏藥物或選擇其他檢查方式(如MRI,但需注意mri收費較高)。
1.5 攜帶資料:既往影像檢查報告、病歷
攜帶過往的影像報告(如X光、PET CT或MRI)及病歷,有助於醫生對比分析。香港公立醫院通常會要求患者提供轉介信和身份證明文件,而私立醫院(如港安醫院)則可能需額外收取病歷調閱費用。
二、PET/CT掃描中的配合
2.1 保持平靜:避免緊張、焦慮
檢查過程中保持放鬆至關重要。香港部分醫院提供音樂或引導式冥想幫助患者緩解壓力。若感到焦慮,可提前與醫護人員溝通,必要時申請輕度鎮靜劑。
2.2 配合呼吸:根據指示進行呼吸配合
醫護人員會指導患者在特定時間屏住呼吸(約10-15秒),以減少呼吸運動對影像的干擾。香港養和醫院的研究顯示,良好的呼吸配合可提升PET CT sacn的清晰度達30%。
2.3 靜止不動:避免影響影像品質
掃描期間需保持完全靜止,輕微移動可能導致影像模糊。檢查台通常較窄,若患有幽閉恐懼症,應提前告知醫生。
2.4 及時告知: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雖然PET/CT掃描無痛感,但若出現心悸、呼吸困難等不適,應立即通過對講系統通知醫護人員。香港的醫療標準要求檢查室內全程配備緊急呼叫裝置。
三、PET/CT掃描後的注意事項
3.1 多喝水:加速顯影劑的排泄
檢查後24小時內應飲用至少2公升水,促進顯影劑(FDG)經尿液排出。香港衛生署建議避免含咖啡因飲料,因其可能導致脫水。
3.2 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掃描後當天不宜進行劇烈運動,以防顯影劑分佈異常影響後續檢查(如需複查)。
3.3 觀察反應:注意是否有過敏反應
罕見情況下,顯影劑可能引發遲發性過敏(如皮疹、呼吸困難)。香港中毒諮詢中心數據顯示,此類反應發生率低於0.1%,但若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
3.4 避免接觸孕婦和嬰幼兒:降低輻射暴露風險
檢查後24小時內應與孕婦及兒童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香港放射科醫學會指出,PET/CT的輻射量約為7-10 mSv,相當於自然環境中2-3年的暴露量。
四、如何解讀PET/CT報告?
4.1 了解常見的術語:SUV值、病灶描述
報告中的SUV(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反映病灶代謝活性,通常SUV≥2.5可能提示惡性。香港大學研究顯示,肺癌患者的平均SUV值為8.2±3.1。
4.2 與醫生溝通:充分了解檢查結果
建議預約放射科醫生或主診醫師詳細解讀報告。香港私立醫院通常提供報告解讀服務,收費約500-1000港幣。
五、PET/CT掃描常見問題解答
5.1 PET/CT掃描有輻射嗎?
是,但屬醫療安全範圍。香港放射管理局規定單次PET/CT的有效劑量不得超過15 mSv。
5.2 PET/CT掃描會痛嗎?
不會,僅注射顯影劑時有輕微刺痛感。香港患者滿意度調查顯示,95%受訪者認為過程無明顯不適。
5.3 PET/CT掃描多久可以拿到報告?
香港公立醫院通常需7-10個工作日,私立醫院(如仁安醫院)可縮短至1-3天,急件需額外支付MRI收費1.5倍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