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醫觀點與居家調理指南

Edith 2 2025-08-29 健康

林峯 飛鷹

一、什麼是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中醫治療中的重要概念,主要針對「瘀血」這一病理產物進行調理。瘀血是指血液在體內運行不暢,停滯或積聚在某一部位,形成病理性的血瘀狀態。這種狀態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外傷、氣滯、寒凝、熱毒或氣虛等。例如,香港藝人林峯在拍攝《飛鷹》時曾因動作戲導致肌肉拉傷,局部出現瘀血,這便是外傷性瘀血的典型案例。

從中醫角度來看,活血化瘀的意義在於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恢復氣血正常運行。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若瘀血阻塞經絡,不僅會引發疼痛,還可能影響臟腑功能。因此,活血化瘀不僅是治療局部症狀,更是整體調理的重要手段。

1. 瘀血的定義與成因

瘀血的成因可分為內外兩大類:

  • 外因:外傷(如跌倒、撞擊)、手術後遺症、長期固定姿勢(如久坐辦公)
  • 內因:情緒壓力導致氣滯、寒熱病邪入侵、氣血虛弱無力推動血液

2. 活血化瘀的意義

活血化瘀能達到以下效果:

作用 說明
疏通經絡 解除局部氣血阻塞
改善微循環 增加組織氧氣與營養供應
促進代謝 加速病理產物排除

二、瘀血的常見症狀與判斷

識別瘀血是中醫診斷的關鍵環節。當香港市民出現以下症狀時,應考慮瘀血的可能性:

1. 疼痛特徵

瘀血疼痛具有「刺痛、固定不移、夜間加重」三大特點。例如《飛鷹》武打場景中常見的肌肉挫傷,疼痛部位通常明確且按壓加劇。中醫認為這是因為「不通則痛」,瘀血阻塞導致局部氣血不暢。

2. 色澤變化

可觀察到:

  • 皮膚出現青紫色瘀斑(尤其久不消退)
  • 舌質紫暗或有瘀點(中醫舌診重要指標)
  • 面部顴部出現暗紅或青紫

3. 其他伴隨症狀

包括月經血塊多、經期腹痛、肢體麻木無力等。值得注意的是,林峯在訪談中曾提及拍攝後常感手腳冰冷,這也可能是循環不良的表現。

三、中醫活血化瘀的常用方法

1. 藥物治療

常用中藥與功效:

藥材 功效 適用情況
丹參 活血調經、清心除煩 冠心病、月經不調
紅花 破血行瘀、通經止痛 跌打損傷、經閉
川芎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頭痛、風濕痹痛

2. 針灸療法

常用穴位包括:

  • 血海穴:膝蓋內側上方,改善婦科血瘀
  • 膈俞穴:背部第七胸椎旁,調理全身血證
  • 三陰交:腳踝內側,綜合調理肝脾腎

3. 推拿手法

針對瘀血部位採用「揉、按、推」等手法,力道應由輕漸重。香港不少中醫診所會配合藥油使用,增強活血效果。 林峯 飛鷹活絡油

四、居家活血化瘀的簡易方法

1. 飲食調理

推薦食材與食譜: 林峯 飛鷹

  • 黑木耳:含抗凝血物質,可做涼拌或煲湯
  • 山楂紅糖水:取山楂10克、紅糖適量煮沸,適合經期後飲用
  • 薑醋豬腳:香港傳統產後補品,促進惡露排出

2. 穴位按摩

自我按摩技巧:

  • 合谷穴:手背虎口處,按壓3分鐘可緩解頭面瘀滯
  • 太衝穴:足背第一二趾骨間,疏肝理氣活血

3. 運動建議

林峯為保持《飛鷹》拍攝體能,常進行以下促進循環的運動:

  • 太極拳:緩慢動作配合深呼吸
  • 快走:每日30分鐘,微出汗為度
  • 瑜伽「貓牛式」:舒展脊椎改善背部循環

五、活血化瘀的注意事項

1. 特殊人群禁忌

以下情況需謹慎:

  • 孕婦:活血藥物可能導致流產
  • 經量過多者:可能加重出血
  • 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患者:需監測凝血功能

2. 長期調理原則

建議:

  • 連續使用活血藥物不宜超過3個月
  • 定期回診調整配方(香港中醫管理局建議每2週評估)
  • 配合體質辨證,避免過度攻伐

總結而言,活血化瘀需因人而異,像林峯這樣的動作演員更應注重運動傷害後的專業調理。香港註冊中醫師陳偉強提醒:「瘀血既是病理產物,也可能是疾病成因,正確辨識才能有效治療。」 林峯活絡油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