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轉介造影常見疑問解答:幅射、安全、副作用

Star 0 2025-06-30 健康

公立醫院轉介信,政府轉介信,醫管局轉介造影

消除對造影檢查的疑慮

造影檢查是現代醫學中不可或缺的診斷工具,尤其在香港的公立醫院體系中,透過醫管局轉介造影,許多患者能夠及時獲得準確的診斷。然而,對於初次接受造影檢查的患者來說,往往會對檢查過程、輻射風險、副作用等產生疑慮。本文將針對這些常見疑問進行詳細解答,幫助患者了解檢查的安全性與必要性,從而安心接受檢查。 政府轉介信

造影檢查的輻射問題

輻射是許多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不同類型的造影檢查所產生的輻射劑量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見造影檢查的輻射劑量比較:

  • X光檢查:約0.1毫西弗(mSv)
  • CT掃描:約2-10毫西弗(mSv)
  • 核醫學檢查:約5-15毫西弗(mSv)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普通人每年從自然環境中接受的輻射劑量約為2-3毫西弗,而一次CT檢查的輻射劑量通常低於10毫西弗,屬於安全範圍。醫院會嚴格控制輻射劑量,並採取鉛圍裙、鉛玻璃等防護措施,進一步降低輻射風險。 公立醫院轉介信

造影檢查的安全性

除了輻射,造影劑的安全性也是患者關注的重點。造影劑過敏的發生率約為1%-3%,且多數為輕微反應,如皮膚紅疹或瘙癢。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或休克)極為罕見,發生率低於0.04%。

為確保安全,患者在接受檢查前應詳細告知醫生自己的過敏史、病史(尤其是腎功能狀況),並遵循醫生的指示。若曾對造影劑過敏,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低過敏性的造影劑或提前服用抗過敏藥物。

造影檢查的副作用

造影檢查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

  • 常見副作用:噁心、嘔吐、頭暈,通常短暫且輕微。
  • 罕見副作用:嚴重過敏反應、腎功能損害(尤其對於已有腎病的患者)。

若出現副作用,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多數副作用可透過適當的處理緩解,例如補充水分、休息或藥物治療。

如何確保造影檢查的安全?

為了最大限度地確保檢查安全,患者應:

  • 詳細告知醫生自己的健康狀況,包括過敏史、病史、正在服用的藥物等。
  • 嚴格遵循醫生的檢查前準備指示,例如禁食或停用特定藥物。
  • 選擇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例如透過公立醫院轉介信政府轉介信安排的醫管局認可機構。

了解風險,安心接受檢查

造影檢查是現代醫學診斷的重要手段,其風險在嚴格控制下處於可接受範圍。患者應充分了解檢查的必要性與潛在風險,並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透過醫管局轉介造影,患者可以在專業的醫療環境中獲得安全、準確的診斷服務。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