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公屋入息計算:一看就懂的申請指南

告別複雜的入息計算,輕鬆申請公屋
申請公屋是許多香港家庭的夢想,但複雜的入息計算往往讓人望而卻步。本文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配合圖文解說,幫助您快速掌握申請公屋入息計算方法,讓您輕鬆完成申請程序。我們將從家庭人數認定開始,一步步引導您完成收入計算、扣除項目處理,最後比對申請公屋入息上限,確保您完全理解整個流程。
第一步:確定家庭人數
在開始計算申請公屋入息前,首先需要明確您的家庭結構。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規定,家庭成員包括申請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親屬。同居情侶若符合特定條件也可視為家庭單位。以下為常見家庭結構示例:
- 單身人士
- 夫妻二人
- 核心家庭(父母+1-2名子女)
- 三代同堂(祖父母+父母+子女)
特別注意:若家庭中有成員正在服兵役、留學海外或住院,仍需計算在家庭人數內。只有已離婚或已去世的家庭成員才可排除。
第二步:計算總收入
計算總收入是申請公屋入息計算方法中最關鍵的步驟。您需要統計所有家庭成員的收入,包括但不限於:
| 收入類型 | 計算方式 |
|---|---|
| 固定薪金 | 按月實際收入計算 |
| 加班費/津貼 | 過去12個月平均計算 |
| 年終獎金 | 按比例分攤至每月 |
| 兼職收入 | 提供僱主證明或銀行記錄 |
自僱人士需提供最近一年的報稅表,租金收入則按實際租金收入的70%計算。若有不確定是否該申報的收入,建議如實申報以免影響申請資格。
第三步:扣除可扣除項目
在計算申請公屋入息時,部分支出可以從總收入中扣除。最主要的扣除項目是強制性公積金(MPF)供款,僱員部分的供款可全額扣除。其他可能扣除項目包括:
- 支付給前配偶的贍養費
- 子女的學費(需提供正式收據)
- 醫療開支(需超過收入的一定比例)
扣除時需注意:所有扣除項目都必須提供正式證明文件,口頭申報將不被接受。建議提前準備好相關文件影本,以加快審核速度。
第四步:查看入息上限
香港房屋委員會每年都會更新申請公屋入息上限標準,2023年的最新標準如下:
| 家庭人數 | 月入上限(港元) |
|---|---|
| 1人 | 12,940 |
| 2人 | 19,550 |
| 3人 | 24,410 |
| 4人 | 30,950 |
這些上限會根據通脹率等因素逐年調整,建議申請前到房委會官網查閱最新數字。若家庭中有長者或殘疾成員,入息限額可能會有輕微放寬。
第五步:比較總收入與入息上限
完成前四步後,您已掌握所有必要的申請公屋入息計算方法。現在只需將計算後的淨收入與相應家庭人數的申請公屋入息上限進行比較。若淨收入低於上限,恭喜您符合基本申請資格!
若發現收入略超上限,可考慮以下方法:
- 重新審視是否有遺漏的扣除項目
- 等待下年度上限調整後再申請
- 考慮申請過渡性房屋等其他住屋選項
實際案例演練:一步步計算入息
案例一:典型上班族家庭
陳先生月薪18,000元,太太月薪15,000元,有一個5歲兒子。陳先生每月MPF供款900元,太太750元。計算過程:
- 總收入:18,000 + 15,000 = 33,000元
- 扣除MPF:33,000 - (900 + 750) = 31,350元
- 3人家庭入息上限:24,410元
- 比較:31,350 > 24,410(暫不符合資格)
案例二:兼職人士
李小姐為單身人士,主要工作月入9,000元,周末兼職平均月入3,000元。MPF供款共600元。計算:
- 總收入:9,000 + 3,000 = 12,000元
- 扣除MPF:12,000 - 600 = 11,400元
- 1人家庭入息上限:12,940元
- 比較:11,400
輕鬆掌握入息計算,成功申請公屋
透過本文的圖解與逐步指導,相信您已清楚了解申請公屋入息的計算流程。記住關鍵三步驟:準確計算收入、合理扣除項目、比對最新上限。建議在正式申請前,先用本文提供的方法自行計算,必要時可諮詢房屋署職員確認。祝您順利通過審核,早日實現安居夢想!








.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245,h_160/format,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