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住戶必讀:入息申報全攻略,避免超額入住危機

一、引言
公屋作為香港重要的住房資源,旨在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負擔的居住環境。然而,隨著經濟發展,部分公屋住戶的收入可能超過規定限額,成為「公屋富戶」。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公屋富戶政策》,若住戶入息或資產超過指定限額,便需繳交額外租金甚至遷出單位。因此,入息申報不僅是法律義務,更是確保公平分配資源的關鍵。本文將詳細解析入息申報的流程、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幫助住戶避免因超額入住而面臨的危機。
二、入息申報:時間、流程及所需文件
公屋住戶需定期申報入息及資產,通常每兩年一次。申報時間由房屋署發出通知信開始計算,住戶需在指定期限內完成申報。流程包括填寫申報表、準備證明文件及提交至房屋署。所需文件包括:
- 薪金證明(如薪俸單、銀行月結單)
- 稅單(如適用)
- 資產證明(如存款、股票、物業等)
線上申報步驟如下:登入房屋署網站、填寫電子表格、上傳證明文件並提交。住戶應確保資料準確,避免因漏報或誤報而引發問題。
三、入息及資產計算:精確計算,避免漏報
入息包括所有經常性收入,如薪金、津貼、佣金等。資產則涵蓋存款、投資物業、車輛等。根據《公屋富戶入息限額》,2023年四人家庭的入息限額為每月HK$39,000。住戶需注意以下容易忽略的收入及資產:
- 兼職收入
- 租金收入
- 海外資產
精確計算有助避免因漏報而觸犯《公屋富戶政策》。
四、申報表填寫指南:逐項講解,避免錯誤
申報表分為多個欄位,包括家庭成員資料、收入明細及資產總值。常見錯誤包括:
- 未申報所有家庭成員收入
- 忽略非固定收入
- 資產估值不準確
以下為範例:若住戶有一筆HK$100,000的定期存款,需如實填寫並提供銀行證明。
五、超額入住:了解後果及補救措施
若住戶入息或資產超過《公屋富戶入息限額》,可能面臨以下後果:
- 加租1.5倍或2倍
- 終止租約並收回單位
補救措施包括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居屋,或透過「體恤安置」計劃尋求協助。
六、申報後:審核流程及覆核機制
房屋署會核實申報資料,過程約需4至6週。住戶可透過熱線或網上系統查詢進度。若對結果有異議,可於30天內提出覆核,並提供補充證明。
七、結語:如實申報,安心居住
遵守《公屋富戶政策》不僅是法律要求,更是維護公屋資源公平分配的重要責任。住戶應如實申報,確保自身權益並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245,h_160/format,webp)







